欢迎光临四川新闻热线!

今天是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

培养融合新闻人才 他们是专业的

——暨大第二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养成记

创建“一三五”党建体系,实现思政工作、专业教学、社会实践有机融合;设计“5A卓越”培养体系,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这是一支来自暨南大学的融合新闻教师团队。今年教育部正式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中,由学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领衔的这支新闻与传播学院“融合新闻教师团队”成功上榜。

据悉,这是暨南大学继学校校长宋献中教授领衔的管理学院会计学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后,第二次获此殊荣。日前,该团队主要成员接受媒体专访,详解暨大第二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养成之路。

■新快报记者 王 娟

实习生 陈治吏

通讯员 苏运生 李伟苗

创新

设计“一线三驱四融通”方案 培养5A卓越融合新闻人才

每一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背后,都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融合新闻教师团队的领衔人林如鹏认为,融合新闻的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缺一不可。为此,团队下设融合新闻教学方向、融合新闻研究方向和融合新闻服务方向三个大方向。

暨南大学作为一所侨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中,港澳台侨学生占全院学生的70%以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始终是教育学生的核心。为此,融合新闻教师团队创建“一三五”党建体系,形成“一元主导、三位一体、五维互动”党建模式,实现思政工作、专业教学、社会实践有机融合。

融合新闻教师团队教学方向的负责人、暨大新传学院党委书记刘涛教授介绍,为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融合新闻人才,团队结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2.0计划,设计出“一线三驱四融通”人才培养总体改革方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教学理念研究、志愿体系建设、融媒实践创新三核驱动;教学空间全息融通、创新创业全程融通、教学对象全域融通、师生发展全面融通,培养出“认知、获取、分析、行动、倡导”(Aware, Acquire, Analyze, Act and Advocate) 5A卓越融合新闻人才。

在教学资源方面,建成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率先在国内出版教材《融合新闻学》和MOOC《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获批8门国家一流/精品/示范课程,上线15门MOOC课程;建成3项融合新闻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在实践创新方面,团队打造出“1+N”全媒体实践育人品牌,以多种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新闻生产与传播能力,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聚焦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议题,这是鲜活的实践育人教材,更是思政与专业深度融合的体现。”刘涛认为,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与实践的核心“场景”和“环节”,是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问题的最好方式。

近年来,团队通过大型主题社会实践调研项目、全景故事会、后浪实验室、特色训练营等系列融媒体实践品牌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和学习天地,将中国好故事远播海内外,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生实践成果获奖400余项。

服务

感知社会一线脉搏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面对今天媒体格局和媒介技术的变化,带来了媒介的融合发展。融合新闻在社会服务方面能做哪些工作?

林如鹏介绍,暨大融合新闻团队一早就已将青年教师和学生安排到基层,去社会第一线感受社会脉搏,参与相关工作。三年前,学院启动的县级融媒体专业实践项目,至今已派遣了300多名本硕博学生前往广东省41个县市融媒体中心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业实践,协助县级融媒体中心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将课程实践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

融合新闻服务方向,主要负责融媒时代的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和决策服务的学院副院长郑亮教授介绍,近年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新疆进行污蔑与无端指责时,迅速组织了融合新闻教师团队和暨大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所的青年教师与专家学者,带领学生以实践调研的方式,访谈了几百个新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第一手数据进行反击。据了解,团队立足“传播与国家治理”这一总体定位,聚焦国家治理、华侨华人、港澳台等重大议题,有近200篇研究报告被采纳。

负责融合新闻研究方向的新传学院院长支庭荣教授告诉记者,在科研、智库建设方面,团队更加注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智库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于2021年6月举办“传播中国”系列特训营,招募100余名学员,邀请数十位业界专家进行影视制作方面的培训,9月末训练营5支队伍共40余名师生奔赴新疆和田民丰、巴州若羌、等五个地区,见证和记录新疆的发展建设成就和各民族和谐团结的幸福生活,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获得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团队

爱国心报国志 创新型教师团队心往一处使

爱国、敬业、优秀、奉献……这是林如鹏眼中的团队。据介绍,融合新闻团队共15人,其中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5人担任国家级课程负责人,拿下1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他们既是专业过硬的人才,又是党务工作的一把好手……”说起团队人才,林如鹏如数家珍,“有爱国心、报国志,心往一处使;有奉献精神;还有坚定执着的追求。”林如鹏坦言,这些年,大家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但团队老师们向着共同的目标,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学院院长支庭荣带领团队投身大数据研究服务国家战略,身兼两职干到生病住院,回来依然坚持在一线奋战;学院党委书记刘涛从团队搭建、项目申报再到标书撰写每个项目,都亲自逐一把关和指点……”

林如鹏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团队,学院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绩。2015年以来,暨大新传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纵向课程立项10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7项,包括重大项目11项。发表论文1533篇,科研获奖60多项,包括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名位列第五名,评估结果为A-。

对话

新快报:团队获得这一殊荣,您有何感受?

林如鹏:团队能获得教育部的肯定,我感到非常骄傲,同时也更加觉得责任重大。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教师团队,通过新闻传播教学更好地培养人才是我们的使命担当。目前团队取得的成绩是不断探索创新融合新闻教学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将以此为起点,更好地提升教学研究水平与能力,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优质的融合新闻高级人才,产出更丰硕的科研成果。

新快报:您如何理解黄大年精神?

林如鹏:黄大年精神的内核是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家国情怀;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爱生如子、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坚定的报国之志、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在科研与教学道路上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精益求精、哺育人才。

新快报:团队接下来有什么规划?

林如鹏:我们将以“培养5A卓越融合新闻人才”为目标,以“一线三驱四融通”改革方案为遵循,围绕“教师、学生、课程”三个维度重点发力展开升级优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在年轻老师的培养上下功夫,让事业后继有人。在教学资源方面,面向时代,面向实践,以问题为导向,补足培养融媒体复合型人才方面在教材建设、课程体系里面的一些不足。在人才培养方面,聚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产出更多教学成果。

黄大年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四川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新华社马尼拉12月11日电(记者杨云起 张怡晟)亚洲开发银行11日发布《2024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说,亚行对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4.9%,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为4.8%。报告说,东亚和南亚经济增长预期的下[全文]
    2024-12-12 02:01
  • 来源:财联社美股三大指数均小幅低开,纳指跌0.15%,标普500指数跌0.12%,道指跌0.04%。热门中概股普涨,向上融科涨超14%,哔哩哔哩、富途控股涨超11%,京东涨逾8%,阿里巴巴、爱奇艺涨超6%,百度涨超5%。相关新闻:纳斯达克金[全文]
    2024-12-10 02:24
  • 在突然宣布赦免自己的儿子亨特·拜登后,美国总统拜登在一份刊登在美国白宫官网上的声明中,解释了他这么做的原因。拜登在声明中表示,尽管自从入主白宫以来,他说过不会干涉美国司法部的决定,但他发现他的儿子亨特·拜登遭到了“有选择性的、不公平的起诉”[全文]
    2024-12-03 02:11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美国科技新闻网站TechCrunch上月底29日披露,美国科技巨头Meta拟投资100亿美元建设一条超4万公里环绕地球的海底通信光缆。知情人爆料称,该海底光缆初步规划从美国东海岸出发,经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后,回到[全文]
    2024-12-03 02:01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四川新闻热线 sc.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